汽車產業最大的變革被認為是向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發展,中國智能網聯汽車該如何換道超車?在2023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李克強表示,目前,全球智能網聯汽車整車技術研發投入持續加大,自動駕駛技術正逐步成熟;從中國市場來看,L2級的自動駕駛在快速發展,發展速度超過了前期預估的市場占有率。


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夕勇進一步表示,面向未來,智能網聯已經成為下一階段車企獲得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不過,李克強也坦言,目前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也存在一定挑戰,車路云一體化“中國方案”是解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問題的關鍵。


規?;逃锰崴?,L3級正逐步推進商業化


小馬智行在2023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期間宣布,大興機場開通自動駕駛接駁服務,首都機場也在大會期間開通自動駕駛接駁測試。百度集團資深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總裁李震宇坦言,在過去的一年,智能網聯汽車領域最大的變化之一是無人駕駛可以在中國復雜城市道路場景中真正落地。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透露,目前多家車企正在研發有條件自動駕駛和高度自動駕駛車型;今年上半年,我國具有具備組合駕駛輔助功能的乘用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42.4%。


辛國斌進一步表示,截至目前,我國累計開放測試道路2萬多公里,總測試里程超過7000萬公里;今年上半年,具備駕駛輔助功能的乘用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42.4%,自動駕駛出租車、干線物流、無人配送等多場景示范應用發展迅猛。


從北京來看,北京市市長殷勇透露北京目前已實現160平方公里的智能網聯道路和智慧城市專網全覆蓋。以順義為例,截至目前,美團、毫末智行、京東等智能駕駛企業在順義區測試運營總里程合計已超過340萬公里,服務訂單總量達到372萬單。


李克強進一步表示,我國L2級別自動駕駛快速發展,今年我國L2級新車裝有量已超過40%,發展速度超過了前期預估占有率;目前,工信部裝備中心推進L3級及以上的相關認證和上路試驗也在快速推進,L3級正在逐步推進商業化。


而對于智能網聯汽車的下一步發展規劃,辛國斌表示,工信部將完善相關標準法規,加快重點急需標準制修訂,加強汽車與基礎設施、信息通信等領域標準的協同;同時將深化試點示范,盡快啟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加快推進城市級“車路云一體化”示范應用。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表示,目前相關部門和地方協同聯動完善政策,此外將健全技術標準體系,推進測試示范應用。


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劉法旺則建議,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進準入試點,基于實證積累經驗;同時要協調推進自動駕駛、組合駕駛輔助等管理。


規?;逃萌悦媾R多重挑戰,數字安全等問題交織


盡管當前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速度較快,但業內普遍認為仍存在諸多挑戰。李克強分析稱,一是由于成本、技術,投入程度等因素,高級別智能駕駛尚未達到商業化目標;二是不同行業對智能網聯汽車的跨界融合特征認識不足,從發展理念到技術路線等方面尚沒有形成共識,難以形成智能網聯汽車高級別的產業化;三是仍需要推進感知技術、人工智能應用技術、測試技術等技術發展。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看來,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面臨著功能安全、網絡安全與數據安全這三重安全問題交織,對此他認為網絡空間內生安全第一性原理,用內生安全構造技術獲得三重安全的服務環境。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監韓昭也有相同觀點,他認為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存在包括數據體量不足、數據孤島、數據安全問題、數據價值變現在內的四個問題。在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看來,智能駕駛商業化的痛點是有硬件沒軟件、有功能沒體驗、有高速沒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會期間,工信部支持成立了車聯網安全集智聯盟,比亞迪、一汽、蔚來、吉利等車企加入,目的在于推動我國車聯網安全協同創新和應用探索。


針對于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張夕勇表示,從發展趨勢上看,自動駕駛行業回歸商業價值和用戶價值、資本也在趨向理性;“車能路云”融合發展漸成共識,成為高級別自動駕駛有效的解決方案。在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智能事業部副總經理雷劍梅看來中國方案是通過車路協同來推動智能交通,提高安全水平,降低事故率;但目前難點在于前期階段基礎建設不夠,覆蓋度不夠。


今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構建車能路云融合發展的產業生態?!败嚶吩埔惑w化‘中國方案’是解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問題的關鍵?!崩羁藦姳硎?,通過建立智能網聯汽車信息物理系統架構,充分融合智能化與網聯化發展特征,以五大基礎平臺為載體,來實現車路云一體化的智能網聯汽車系統,這可以作為解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問題的思路。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王琳琳

編輯 宋鈺婷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