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周懷宗)九月金秋,河北遷西75萬畝板栗進入成熟期,近日,遷西縣舉行板栗客商懇談會暨開秤儀式,來自天南海北的客商匯聚燕山南麓,將遷西的板栗帶到全國各地。
遷西縣板栗開秤儀式。郁昊林 趙志鵬 攝
遷西是著名的“中國板栗之鄉”,板栗栽培面積75萬畝、5000萬株,常年產量8萬噸,綜合產值超過25億元?!斑w西板栗”商標是中國板栗產業唯一一枚地理標志馳名商標,板栗產業品牌價值達34.09億元。遷西縣具有千年的板栗栽培歷史和百年的出口史,板栗產品銷往國內170多個大中城市和日本、韓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全國板栗的核心產區和最大的出口基地。
據悉,多年來,遷西通過圍山轉、標準化培育、組團式發展、延伸式擴展等多種形式,推動小板栗大產業的建設,圍山轉即在山坡上環形種植樹木,目前“圍山轉”工程所栽樹種80%以上為板栗為主。遷西還有萬畝標準示范園區3個,千畝標準示范園區20個,板栗專業村320個,板栗專業合作社358家,板栗企業35家,101家遷西板栗栗蘑直營店遍布大江南北。
“燕山板栗國際交易中心”,是遷西縣為高質量推動鄉村振興,助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打造的交易平臺。郁昊林 趙志鵬 攝
為發展板栗產業,遷西縣累計投入科研專項資金1000多萬元,研發出板栗保健酒、栗花面膜、栗蓬茶等科技含量較高的延伸產品,推動板栗剩余物循環利用、全值利用。全縣栗農人均增收4000多元,板栗產業已成為了全縣農民增收致富的最主要渠道。同時,遷西縣建設了“燕山板栗國際交易中心”,依托遷西板栗資源優勢推動全縣農業產業結構優化、高質量推動鄉村振興,助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交易中心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產業技術與板栗產業的融合,搭建價格相對更加公開的電商平臺,實現電子交易、信息發布等功能。
現場舉行的栗花編織藝術品拍賣活動。郁昊林 趙志鵬 攝
在開稱儀式現場,還進行了栗花編織藝術品拍賣,全部18件作品拍賣總價達到163.9999萬元。這些編織作品小到幾厘米,大到三四米,有十二生肖,有地標建筑,有花鳥魚蟲等,形象設計各異,制作方法不一,其中十二生肖作品受到廣泛關注。
編輯 唐崢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