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場館內人頭攢動。圖/新華社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1月以來,隨著疫情防控較快平穩轉段,促消費政策持續發力,市場銷售明顯回升,尤其服務性消費改善比較明顯,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明顯增強。

隨著市場流通的改善,在線上消費增長勢頭依然較為強勁的同時,線下消費場景也恢復改善。在此基礎上,二季度的消費增長有望沿著向好的軌道繼續回升,且不排除出現報復性消費增長的可能。

一季度消費市場出現積極變化

從需求側和供給側的邏輯關系出發,不能忽視消費和生產的密切關系。消費增長通常會促進工業增長,生產端提升也可以推動消費端增長。尤其是技術創新和改進有助于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進一步推動生產端和消費端的增長。

數據顯示,一季度工業生產增速加快。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0%,增速比上年四季度加快0.3個百分點。這表明在國家一系列穩增長政策措施的帶動下,工業生產正在逐步回升。特別是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速加快,新動能正在加速成長。

服務業增速也在逐步回升。一季度,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增速比上年四季度回升3.1個百分點。其中,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較快。這表明一季度,前期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接觸型聚集型服務業回升尤為突出。隨著社會生產生活快速恢復,服務業加快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力量。

因此,盡管一季度消費市場沒有出現報復式增長,但也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這些變化表明,隨著國家穩增長政策的逐步落實,消費市場正在逐步回暖,并且消費市場的融合型增長成為新主流。

消費信心和消費意愿有所提高

從市場銷售情況來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6.6%,拉動GDP增長1.3個百分點,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牽引因素之一。具體而言,服務性消費回升明顯,餐飲、旅游等接觸性消費增長較快。隨著我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消費場景逐步恢復,居民的消費需求得到了較大程度的釋放,升級類消費增長加快,基本生活類消費持續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線上線下消費都實現較好的增長。一季度,網上消費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同時,隨著線下消費場景的恢復,實體店零售逐步改善。這表明,一方面線上新場景繼續發力,平臺經濟和數字經濟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另一方面線下實體場景也加快創新,線上線下的“雙向奔赴”成為消費市場的一道風景線。

在市場流通改善和就業形勢改善的共同作用下,居民消費傾向也有所回升。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表示,隨著經濟企穩回升,就業形勢逐步改善,消費場景不斷增加,居民消費信心有所提高,帶動平均消費傾向上升。一季度,全國居民平均消費傾向為62%,比上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

基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我國消費市場在一季度出現了明顯的回升態勢,消費信心和消費意愿有所提高。不過也要注意到,當前消費市場的恢復還面臨一些制約因素,例如,就業形勢和收入增長需要進一步改善。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那么報復式消費增長也就難以出現。

多措并舉充分挖掘消費市場潛力

同時也要注意到,消費市場面臨的挑戰仍然存在。下一步需要落實好各項穩增長政策措施,繼續加大促消費力度,通過增加居民收入、優化消費環境、釋放消費潛力等措施,進一步釋放消費需求潛力,充分挖掘消費市場潛力,促進消費持續回升和消費市場加快恢復。

首先,要繼續落實穩增長政策措施。消費市場的穩定和恢復,離不開穩定的經濟環境和宏觀政策的支持,因此要堅持并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落實好現有的穩增長政策措施,加大對前期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和領域的支持力度,推動經濟穩定增長。

在此過程中,重點要做好“放水養魚”。通過加大對企業的減稅降費力度、降低市場準入門檻等方式,為企業創造更加寬松的發展環境,促進企業擴大生產和投資,增加就業機會,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其次,要加大對消費領域的支持力度。繼續加強對消費領域的政策支持,如加大消費券發放力度,提高消費稅收優惠,鼓勵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支持文化、體育和娛樂等服務消費領域發展等。

另外,還要加快推進新型消費。發展智能消費、定制消費、體驗消費等新業態,培育壯大消費新增長點??梢岳^續加大對線上消費的支持力度,促進線上線下消費的融合發展,進一步激發消費市場的活力和潛力。

與此同時,要促進新老消費模式融合。在促進新老消費模式融合的過程中,既要推動新消費模式的發展,也要繼續支持傳統消費模式的改造和升級,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

此外,應強化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通過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進一步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提高消費者滿意度和消費信心,促進消費市場健康發展。

其實,二季度是否會出現報復性消費,既重要也不重要。關鍵還是在于,要扎實推動消費市場加快恢復,必須在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的前提下,繼續落實穩增長政策措施,加大對消費領域的支持力度,推動新型消費發展,促進新老消費模式融合,加強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加快推進新技術新場景應用,催化新業態新模式發展,不斷提高消費的便利性和滿意度。

文/朱克力(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
編輯/柯銳
校對/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