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0日, 2023東風汽車品牌春季發布會暨第七屆科技創新周正式開幕,該項目將持續一周的時間。
對于東風汽車集團來說,近幾年集團的銷量表現不算樂觀。根據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2022年財報可見,受諸多不利因素影響,東風汽車集團2022年乘用車銷量約為215.32萬輛,同比降幅4.4%。自主乘用車業務銷量約為49.79萬輛,同比增幅39.6%;合資乘用車業務受晶片供應制約及細分市場市占率下滑影響,銷量約為165.53萬輛,同比降幅約12.7%。

東風汽車自動駕駛小巴 攝/貝殼財經記者 白昊天
作為中國汽車市場重要的參與者,東風汽車正在嘗試通過技術創新,為未來技術布局,打破目前品牌發展的瓶頸。諸如固態電池、輪轂電機、飛行汽車、自主研發的IGBT芯片等,都在此次科技創新周上高調亮相,部分技術也著實令人眼前一亮。
固態電池2024年量產,芯片自主應用率將達60%以上
動力電池通過不同的材料配比,不斷創新。但目前的動力電池基本均為液態,尚無較為成熟的“固態電池”技術量產。

東風汽車固態電池 攝/貝殼財經記者 白昊天
東風汽車在此次科技創新周活動上帶來了其研發超兩年的固態電池產品。貝殼財經記者獲悉,東風汽車已完成了新一代高比能固態電芯的研發,該電芯能量密度可達405瓦時/千克,將于2024年實現乘車搭載。
該固態電池采用電芯內串設計的長模組成組,與刀片電池在外觀上有異曲同工之處。在2024年實現整車搭載后,可支持整車續航超1000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該固態電池固液混合比例可超過90:10,電芯成本并不會比現有電池高很多。
但如果將其量產,需要投入的配套設施、試錯等成本,或許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委常委尤崢 圖/企業官網
芯片技術上,東風汽車也帶來了多款自主研發的傳感器、控制器芯片。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委常委尤崢表示,到2025年,東風汽車集團將實現車規級芯片國產化率60%,并挑戰80%。
在接受貝殼財經記者采訪時,尤崢表示,東風汽車將與中國電子、中國電科等國內頭部企業聯合開發芯片,而非獨自研發。東風汽車要通過聯合發卡的方式來解決供應鏈斷供的危險。
尤崢認為,芯片是要全行業通用才有成本價值,一個芯片成本或為十幾元,最貴的可達一百元,如果沒有足夠規?;闹?,自主研發的話是沒有經濟性的。
飛行汽車劍指“共享化”,輪轂電機技術迅速應用
固態電池與芯片技術外,東風汽車的“飛行汽車”也別出心裁。目前吉利汽車、小鵬汽車打造的飛行汽車更像是將螺旋槳與車輛結合,變成了一個“龐然大物”。
但東風汽車帶來的飛行汽車,則是一個可“三分”的產品。

東風汽車飛行汽車 攝/貝殼財經記者 白昊天
如圖所示,該飛行汽車被分為飛行模塊、底盤模塊和座艙模塊。技術人員向貝殼財經記者介紹稱,這三個模塊可拆分使用,甚至可以在未來共享底盤與飛行器,用戶只需要購買一個款屬于座艙。
除了日常出行,這一產品對于科考方面有很大幫助,在道路行進多山少路的情況下,車輛可以飛行,在到達叢林、樹林等相對平坦但難以容納大型車的環境下,則可以讓車輛與飛行器脫鉤,駛入森林。
這一設計打破了行業固有認知中的“飛行汽車”。
另一方面,東風汽車的輪轂電機也已在部分產品上應用。作為與車輪一體化,可以通過電機控制4個車輪各自發力移動的技術,輪轂電機雖然成本相對較高,但預留的空間,帶來的動力與轉向能力,都能在豪華車上有不錯展現。

東風汽車猛士科技產品 攝/貝殼財經記者 白昊天
最后,貝殼財經記者還得到了猛士科技的獨家回應,猛士科技方面表示,品牌將在混合動力與純電動兩條路線發力,并有可能在阿拉善等越野玩家聚集地區打造“補能生態”,以便更好地服務用戶。
根據規劃,到2024年,東風汽車旗下自主乘用車主力品牌全新車型將實現100%電動化;到2025年,東風自主乘用車與合資品牌的銷量比例達到1:1,各2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占自主品牌的50%,占自主品牌乘用車的70%。
官方表示,未來三年企業將投入500億元,發展新能源事業,加快建設材料工藝研究院和軟件工程研究院,推動新能源動力總成和自主控制器、車規級芯片全面產業化。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白昊天
編輯 林子
校對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