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凌晨開始,北京迎來了今年第四次沙塵天氣。黃沙漫天的北京引起了討論:“北京的風沙多是外來的”“北京的沙塵自古就有”。這兩個說法對嗎?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桂海林告訴記者,這兩個說法原則上沒有問題?!皬牡匦紊峡?,北京的北部是蒙古高原,再往北就是蒙古國,更上游的,比如說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中亞地區的兩河流域等等這一帶,分布著大量的戈壁沙漠地區。這些都是亞洲地區沙漠的主要來源?!惫鸷A纸榻B。

 

從氣候上看,中國、蒙古國都處在東北亞地區,屬于干旱半干旱地區,這些地區降水稀少,加之分布有大量的戈壁沙漠,有大量的沙塵物資源,這種情況配上適合的天氣系統(如蒙古氣旋)提供動力條件,就會產生大范圍的沙塵天氣。

 

沙塵天氣不是“現代產物”,桂海林解釋,從根本上來說,在古代和現代,北京的沙塵成因實際上是一樣的?!翱赡苡捎跉夂蜃兓?,還有人類對地表的一些保護等等,如今的環境會有一些變化,但是沙塵的根本成因還是一樣的?!惫鸷A终f。

 

延展一:古人將沙塵暴稱為“霾”

 

歷史上,我國沙塵天氣的多發區域也正是氣候比較干燥、植被比較稀少、沙質土壤含量比例較高的地區。

 

在文獻記載中,古人將沙塵暴多稱為“霾”,比如“大風霾”“風霾”“大霾”“沙霾”“塵霾”等。在東漢班固所作《漢書》中,有許多與沙塵天氣有關的記載。例如,《漢書·五行志》記載:“成帝建始元年四月辛丑夜,西北有如火光。壬寅晨,大風從西北起,云氣赤黃,四塞天下,終日夜下著地者黃土塵也”。

 

《明史·五行志》載:“成化二十一年三月戊子,大名風霾,自辰迄申,紅黃滿空,俄黑如夜。已而雨沙,數日乃止?!边@些記載,大都是歷史上重大的沙塵天氣,對當時和當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較嚴重的影響。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據科學家對深海巖芯和冰蓋沉積物的測定,早在白堊紀末(距今7000萬年),地球上就有沙塵暴出現。

 

由此可見,沙塵天氣是一種自然現象,只要具備條件,沒有人類活動的影響也會產生。

 

延展二:能否根治沙塵天氣

 

關于我們能否根治沙塵天氣,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桂海林認為,防沙治沙要用科學的態度來看待。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桂海林表示,我國的三北防護林對抑制沙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從近些年的監測來看,沙源地起沙的概率已經大大降低了?!吧硥m頻發的時候,并不能否認我國生態防護林的作用?!惫鸷A终f。

 

沙塵暴是一個“國際化”的現象,是跨國界的,它不僅僅需要我國的治理,也需要國際合作?!耙驗椴⒉粌H僅是在我國有沙源地,包括中亞地區的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還有蒙古國南部的戈壁沙漠,這些都是大范圍分布的沙源地。所以要有效地治理沙塵,除了我國在生態治理方面采取的一些措施以外,還必須和周邊的國家進行國際合作,共同加強生態文明治理,單憑我國的治理,作用可能還是不夠的?!?/p>

 

“有一些地區的氣候就是這樣,常年降水稀少,不利于植被生長。這樣的地方,配上有大風、氣旋的天氣系統,出現沙塵是必然的,所以說沙塵天氣并不是一個需要根治的天氣?!惫鸷A盅a充,“沙塵天氣會帶來交通、人體健康上的不利影響,但對于全球生態系統,它還是會有一些有利的地方,會起到調節作用,是自然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

 

新京報記者 王景曦

編輯 唐崢 校對 李立軍